在GDB调试器中打印数组的所有值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

在GDB调试器中打印数组的所有值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:

一、静态数组打印

  1. 直接打印数组名
    对于静态数组(如int arr[5]),直接使用 p arr 命令即可打印全部元素。但需注意默认最多显示200个元素,超出部分会被截断。
   (gdb) p arr
   $1 = {10, 20, 30, 40, 50}
  1. 强制显示全部元素
    若数组长度超过默认限制,需通过 set print elements 0 解除限制:
   (gdb) set print elements 0
   (gdb) p arr  # 此时会显示所有元素

二、动态数组(指针形式)打印

  1. 使用指针+长度语法
    对于动态分配的数组(如int *ptr),使用 p *ptr@len 格式,其中 len 为元素个数。
   (gdb) p *ptr@10  # 打印前10个元素
   $2 = {0, 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}
  1. 结合变量长度
    若数组长度存储在变量中(如int a=10),可直接引用变量:
   (gdb) p *ptr@a  # 打印ptr指向的数组的前a个元素

三、高级显示设置

  1. 显示数组下标
    通过 set print array-indexes on 开启下标显示,便于定位元素位置:
   (gdb) set print array-indexes on
   (gdb) p arr
   $3 = {[0] = 10, [1] = 20, [2] = 30, [3] = 40, [4] = 50}
  1. 指定起始索引
    使用 p buffer[3]@5 格式打印从索引3开始的连续5个元素:
   (gdb) p buffer[3]@5
   $4 = {3, 4, 5, 6, 7}

四、其他场景

  • C++ Vector容器:直接使用 p vec 命令(需调试符号支持):
  (gdb) p vec
  $5 = std::vector of length 5 = {100, 200, 300, 400, 500}
  • 内存地址转数组:对任意内存地址(如0x7fff0008c0),使用强制类型转换:
  (gdb) p *(int(*)[])0x7fff0008c0@10  # 以int数组形式打印

注意事项

  • 若输出被截断,优先检查 print elements 的设置。
  • 动态数组需确保指针有效且长度不越界。
  • 对复杂数据结构(如嵌套数组),可结合 ptype 命令查看类型定义。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留下评论

AC匹配算法

AC匹配算法(Aho-Corasick算法)与NFA(非确定有限自动机)的转换涉及多模式匹配理论与自动机模型的结合。以下是关键原理和实现路径的解析:


1. AC自动机的本质结构
AC自动机本质上是Trie树+失败指针的扩展结构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构建状态转移图实现多模式串的并行匹配。这种结构天然具备非确定性有限自动机(NFA) 的特性:

  • Trie树构建:将多个模式串存储为树形结构,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字符,路径表示模式串的连续字符序列(如网页7所述)。
  • 失败指针(Failure Links):当匹配失败时,通过指针回溯到最长公共前缀节点,这种回溯机制类似于NFA中的ε-转移(空跳转)。
  • 输出函数:记录每个状态对应的完整匹配模式,这与NFA的接受状态功能类似。

2. AC自动机到NFA的转换逻辑
步骤1:构建Trie树作为NFA基础

  • 节点表示状态:AC自动机的每个Trie节点对应NFA的一个状态,根节点为初始状态。
  • 字符驱动转移:对于Trie中的边(即字符转移),在NFA中表现为确定性的状态转换(如从状态S经字符’a’转移到S’)。
  • 示例:模式集{“he”,”she”,”his”}的Trie树中,路径h→e对应匹配”he”,路径s→h→e对应”she”。

步骤2:添加失败指针作为ε-转移

  • 失败指针的NFA映射:AC自动机的失败指针在NFA中表现为无输入字符的ε-转移。例如,若状态S的失败指针指向状态F,则在NFA中添加一条从S到F的ε边。
  • 非确定性体现:当匹配失败时,NFA可以同时尝试两种路径:继续当前字符匹配或沿失败指针回溯,这与NFA的并行状态特性一致。

步骤3:输出函数的整合

  • 接受状态标记:在NFA中,若某状态对应AC自动机中某个模式串的结束节点,则标记为接受状态,并记录匹配的模式(如网页7中红色标记的接收态)。

3. 性能与复杂度分析

  • 时间复杂度:AC自动机的匹配时间复杂度为O(n),与文本长度线性相关,而NFA模拟需要维护可能的状态集合,理论复杂度相同但实际性能依赖于ε-转移的优化。
  • 空间复杂度:NFA的状态数与AC自动机的Trie节点数一致,但需额外存储ε-转移边,可能高于原始AC自动机结构。

4. 对比:AC自动机与经典NFA的差异

特性AC自动机经典NFA
构建目的多模式串匹配单模式正则表达式匹配
状态转移确定性字符转移 + 非确定性失败指针完全非确定性(含ε-转移)
失败处理通过预计算的失败指针跳转回溯或并行状态探索
适用场景关键词过滤、实体抽取正则表达式匹配(如(a|b)*c

5. 实现示例(Python伪代码)

class AC2NFA:
    def __init__(self, patterns):
        self.trie = {}  # Trie树结构
        self.failure = {}  # 失败指针
        self.output = {}  # 输出函数
        self.build_trie(patterns)
        self.build_failure_links()

    def build_trie(self, patterns):
        # 构建Trie树,每个节点生成NFA状态
        for pattern in patterns:
            node = self.trie
            for char in pattern:
                node = node.setdefault(char, {})
            node['#'] = pattern  # 标记接受状态

    def build_failure_links(self):
        # 使用BFS构建失败指针(ε-转移)
        queue = []
        for char in self.trie:
            queue.append((self.trie[char], self.trie))
            self.failure[self.trie[char]] = self.trie
        while queue:
            current_node, parent_node = queue.pop(0)
            for char, child_node in current_node.items():
                # 添加失败指针(ε边)
                fail_node = self.failure[parent_node].get(char, self.trie)
                self.failure[child_node] = fail_node
                queue.append((child_node, current_node))

总结
AC自动机通过Trie树和失败指针的机制,本质上实现了一个带有ε-转移的非确定有限自动机。其转换过程的核心在于将失败指针解释为NFA的ε-转移路径,从而允许并行状态探索。这种设计在多模式匹配场景下兼顾了效率与灵活性,是算法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经典结合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, | 留下评论

TCP比特(字节)过滤方法

在 tcpdump 中,基于比特(bit)或字节(byte)的过滤是一种高级功能,常用于精确匹配协议头中的特定字段或数据载荷。以下是其核心用法总结:


1. 基本语法:proto[x:y]

  • 作用:提取协议头中从 x 字节开始的 y 字节数据。
  • 示例: • ip[2:2]:提取 IP 头的第 3、4 字节(总长度字段)。 • tcp[0:2]:提取 TCP 头的第 1、2 字节(源端口号)。

2. 位运算过滤
通过逻辑运算符(&|!)匹配特定比特位:

  • 语法:proto[x] & mask [operator] value
  • 常用场景: • TCP 标志位: ◦ tcp[13] & 0x02 != 0:匹配 SYN 包(第 13 字节的第 2 位为 1)。 ◦ tcp[13] = 18:匹配 SYN-ACK 包(二进制 00010010,即十进制 18)。 • IP 头长度: ◦ ip[0] & 0x0f > 5:匹配 IP 头长度超过 20 字节的包(IHL 字段大于 5)。 • 广播/多播: ◦ ether[0] & 1 != 0:匹配以太网广播或多播包(目的 MAC 首比特为 1)。

3. 高级字段匹配

  • 可变长度头部处理: • TCP 数据偏移:通过 tcp[12] >> 4 计算 TCP 头的实际偏移(如 tcp[(tcp[12]>>2):4] 跳过 TCP 头选项,直接读取应用层数据)。
  • 应用层协议匹配: • tcp[((tcp[12]>>2)+4):2] = 0x312E:匹配 SSH 协议的版本号(如 “SSH-1.99″)。

4. 复合条件组合
通过逻辑运算符(andornot)组合多个条件:

  • 示例: • ip[9] == 6:匹配 IP 协议为 TCP 的包(协议号 6)。 • tcp dst port 80 and (tcp[13] & 0x10 != 0):匹配目标端口 80 且带 ACK 标志的包。

5. 注意事项

  • 字节偏移计算:协议头字段的偏移需参考协议标准(如 IP 头为 20 字节,TCP 头至少 20 字节)。
  • 工具辅助:使用 Wireshark 或协议文档确定字段位置,避免手动计算错误。
  • 完整抓包:建议配合 -s 0 参数抓取完整报文,确保数据完整性。

典型示例

# 抓取 HTTP 请求中的 "GET" 方法(应用层数据)
tcpdump 'tcp[((tcp[12]>>2)+4):4] = 0x47455420'  # "GET " 的十六进制

# 匹配分片 IP 包(Flags 字段)
tcpdump 'ip[6] & 0x20 != 0'  # 第 6 字节的第 6 位为 1(More Fragments)

# 匹配 ICMP 回显请求(Type=8)
tcpdump 'icmp[0] = 8'
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实现对网络报文的精细化过滤,适用于协议分析、故障排查等场景。具体协议字段定义可参考 RFC 文档或工具解析(如 Wireshark)。

在 tcpdump 中过滤 HTTP GET 数据包的核心方法是通过 TCP 载荷的十六进制特征 匹配,以下是具体实现方式和优化技巧:



tcpdump过滤http get方法

1. 基础过滤命令
通过匹配 TCP 载荷中 “GET ” 的十六进制值 0x47455420 实现:

tcpdump -i eth0 '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
  • 原理: • tcp[12] 提取 TCP 头第 13 字节(数据偏移字段),>>2 计算 TCP 头长度(单位为 4 字节)。 • ((tcp[12]>>2)):4 跳过 TCP 头部,直接读取应用层数据的前 4 字节。 • 0x47455420 是 “GET “(含空格)的十六进制形式。

2. 结合 TCP 标志位优化
添加 tcp-push 标志过滤(PSH 标志表示数据推送,GET 请求通常伴随此标志):

tcpdump -i eth0 'tcp[tcpflags] & tcp-push != 0 and 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
  • 优势:减少误匹配,更精准捕获实际传输的 GET 请求。

3. 显示请求详情
通过 -A 参数显示 ASCII 内容,结合 grep 提取关键信息:

tcpdump -i eth0 -A -l | grep -i 'GET /'
  • 适用场景:快速查看 GET 请求的 URL 路径,如 GET /index.html

4. 高级组合过滤
按目标端口(如 80 或 8080)和 IP 地址进一步筛选:

tcpdump -i eth0 'port 80 and host 192.168.1.100 and 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
  • 用途:针对特定服务的流量分析。

5. 保存抓包文件
将结果保存为 .pcap 文件,供 Wireshark 深入分析:

tcpdump -i eth0 -w get_requests.pcap '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
  • 最佳实践:配合 -s 0 确保捕获完整数据包。

注意事项

  1. 偏移量计算:不同协议头的长度可能影响偏移量(如 IP 头含选项时需调整)。
  2. 数据分片:大文件请求可能分片传输,需结合 tcp.streamfollow stream 分析完整请求。
  3. 校验和错误:若出现 cksum incorrect 警告,可忽略(因校验由网卡硬件完成)。

典型示例

# 抓取所有 GET 请求并显示 URL
tcpdump -i eth0 -A -s0 '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 | grep "GET"

# 抓取目标为 80 端口的 GET 请求并保存
tcpdump -i eth0 -w http_get.pcap 'port 80 and tcp[((tcp[12]>>2)):4] = 0x47455420'

通过上述方法,可高效捕获并分析 HTTP GET 请求,适用于性能调优、安全审计等场景。如需更复杂过滤(如特定 URL 或参数),建议结合 Wireshark 的显示过滤器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TCP协议栈中的定时器总结

TCP协议栈通过多种定时器机制确保可靠传输、流量控制和连接管理。以下是TCP协议栈中核心的定时器分类及其作用(基于RFC标准及主流实现):


一、连接建立阶段

  1. 连接建立定时器
    在发送SYN报文建立新连接时启动,若75秒内未收到响应则中止连接。此定时器防止因网络丢包导致客户端无限等待SYN-ACK响应。
  2. SYN-ACK定时器
    用于监听状态的服务器,发送SYN-ACK后启动。若未收到客户端的ACK,触发重传并最终关闭连接。

二、数据传输阶段

  1. 重传定时器(Retransmission Timer)
    • 功能:确保数据段或ACK丢失时触发重传。每个发送的数据段启动独立的定时器,超时后指数退避重传(如1s, 3s, 6s等)。 • 动态计算:基于往返时间(RTT)和其平滑估计值(SRTT)动态调整超时时间(RTO)。 • Karn算法:重传时不更新RTT估计,避免混淆原始包和重传包的ACK。
  2. 延迟ACK定时器(Delayed ACK Timer)
    • 作用:减少ACK报文数量,通过捎带机制将ACK与数据合并发送。默认延迟200ms,超时后立即发送ACK。 • 优化场景:适用于批量数据传输,降低网络负载。
  3. 坚持定时器(Persistent Timer)
    • 触发条件:接收方通告零窗口时启动,防止死锁(如窗口更新ACK丢失)。 • 机制:周期性发送1字节探测包,采用指数退避策略(如1.5s, 3s, 6s)。

三、连接维护阶段

  1. 保活定时器(Keepalive Timer)
    • 功能:检测空闲连接是否存活。默认每2小时发送探测包,若连续多次未响应则关闭连接。 • 争议性:可能误判短暂网络故障,需手动启用(通过SO_KEEPALIVE选项)。

四、连接终止阶段

  1. FIN_WAIT_2定时器
    主动关闭方进入FIN_WAIT_2状态后启动,若超时(默认10分钟)未收到FIN则强制关闭连接。
  2. TIME_WAIT定时器(2MSL Timer)
    • 作用:确保最后一个ACK到达,并等待网络中旧报文段消亡。定时器设为2倍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(MSL),通常为60秒。 • 意义:防止新连接接收旧连接的延迟报文,避免数据混淆。

五、其他特殊定时器

  1. 零窗口探测定时器
    与坚持定时器协同工作,专用于处理接收方窗口为0的场景,确保发送方能及时恢复数据传输。
  2. 快速重传与恢复机制
    非严格定时器,但依赖重复ACK计数(如收到3次重复ACK立即触发重传,无需等待超时)。

总结对比

定时器类型触发场景核心算法/策略典型超时值
重传定时器数据段未及时确认指数退避 + Karn算法动态计算(如1s, 3s…)
坚持定时器接收方窗口为0指数退避探测初始1.5s,最大60s
保活定时器连接长时间空闲固定间隔探测2小时探测 + 75s超时
TIME_WAIT定时器主动关闭后的等待状态2MSL等待60秒(2×30秒MSL)

扩展知识

  • 糊涂窗口综合症:由小窗口通告引发,通过坚持定时器和延迟ACK机制缓解。
  • 拥塞控制算法:如慢启动、拥塞避免与快速恢复,虽非定时器,但依赖RTT动态调整窗口。

如需深入某个定时器的实现细节(如Linux内核中的tcp_retransmit_timer()),可参考TCP/IP协议栈源码分析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, , , | 留下评论

TCP滑动窗口机制详细总结

以下是关于 TCP滑动窗口机制 的详细总结,涵盖其工作原理、发送端与接收端协同机制及核心作用:


一、滑动窗口的核心作用
滑动窗口机制是TCP实现 流量控制 和 可靠传输 的核心技术,通过动态调整发送速率与接收能力,确保网络高效稳定运行。

  • 流量控制:接收方通过通告窗口大小(rwnd)限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速率,防止接收缓冲区溢出。
  • 可靠传输:基于确认重传机制,确保数据按序到达且无丢失,通过窗口滑动实现数据的连续传输。

二、发送方窗口机制
发送方维护一个 发送窗口(Send Window, swnd),窗口内的数据分为四类:

  1. 已发送且已确认:无需保留,窗口滑动后释放。
  2. 已发送未确认:需等待ACK,超时后触发重传。
  3. 未发送但允许发送:可立即发送的新数据。
  4. 未发送且不允许发送:超出窗口容量或网络限制。

滑动规则:

  • 收到接收方的ACK确认后,窗口左边界右移,允许发送新数据。
  • 窗口大小受接收方通告的rwnd和拥塞窗口(cwnd)共同限制,即 swnd = min(rwnd, cwnd)

三、接收方窗口机制
接收方维护一个 接收窗口(Receive Window, rwnd),数据分为三类:

  1. 已接收并确认:已提交给应用层处理。
  2. 未接收但准备接收:窗口内的待接收数据。
  3. 未接收且不准备接收:窗口外的数据将被丢弃。

滑动规则:

  • 仅当所有前置数据均接收成功后,窗口左边界才向右滑动。
  • 若接收乱序数据(如先收到序列号高的包),窗口暂不滑动,触发重复ACK通知发送方重传。

四、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协同工作

  1. 初始化协商
    TCP三次握手阶段,双方交换初始窗口大小(如rwnd=300字节),确定发送速率上限。
  2. 动态调整流程
    • 接收方通告窗口:通过ACK报文中的Window Size字段更新rwnd,发送方据此调整swnd。 • 拥塞控制介入:若网络拥塞,拥塞窗口cwnd缩小(如慢启动、拥塞避免算法),进一步限制swnd
  3. 丢包处理
    • 快速重传:接收方发送重复ACK(如连续3次相同ACK),发送方立即重传丢失包,无需等待超时。 • 选择确认(SACK):接收方通过SACK选项告知发送方已接收的非连续数据段,减少无效重传。

五、滑动窗口的进阶机制

  1. 零窗口与坚持定时器
    • 若接收方通告窗口为0,发送方暂停发送并启动坚持定时器,周期性发送1字节探测包以检测窗口恢复。
  2. 窗口缩放因子
    • 通过TCP选项扩展窗口大小(16位→31位),支持高速网络下的更大吞吐量(如万兆网络)。
  3. 拥塞控制算法结合
    • 慢启动:初始窗口较小(如1MSS),指数增长至阈值后转为线性增长。 • 拥塞避免:窗口线性增长,避免突发流量导致网络拥塞。

六、实际应用场景示例

  1. 企业广域网优化
    通过滑动窗口动态平衡跨国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速率,减少延迟(如视频会议场景降低30%延迟)。
  2. 高吞吐文件传输
    发送方持续发送窗口内数据,接收方通过调整rwnd控制流量,避免缓冲区溢出。

七、总结对比

特性发送方窗口(swnd)接收方窗口(rwnd)
控制目标流量控制 + 拥塞控制流量控制
动态调整依据接收方通告窗口、网络拥塞状态应用处理能力、缓冲区剩余空间
核心操作滑动确认数据、重传丢失包按序接收数据、发送ACK和窗口更新

滑动窗口机制通过精细的协同设计,在保障可靠性的同时最大化网络吞吐量。理解其原理对网络优化、故障排查(如零窗口阻塞)及协议调优(如调整初始窗口大小)至关重要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c语言-printf常用输出格式总结

在C语言中,`printf` 和 `snprintf` 是用于格式化输出的常用函数。它们支持多种格式说明符,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。以下是这些函数常用的格式说明符及其组合类型的总结:

### 基本格式说明符

| 格式说明符 | 描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|

| `%d`       | 有符号十进制整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u`       | 无符号十进制整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o`       | 八进制整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x`       | 十六进制整数(小写字母)       |

| `%X`       | 十六进制整数(大写字母)       |

| `%f`       | 浮点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e`       | 科学计数法(小写字母e)        |

| `%E`       | 科学计数法(大写字母E)        |

| `%g`       | 通用浮点格式(自动选择%f或%e) |

| `%G`       | 通用浮点格式(自动选择%f或%E) |

| `%c`       | 字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s`       | 字符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p`       | 指针地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 `%n`       | 写入的字符数(存储在参数中)   |

| `%%`       | 百分号本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### 长度和精度修饰符

| 修饰符       | 描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|

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|

| `h`          | 短整型(用于 `%d`, `%o`, `%x`, `%u`) |

| `hh`         | char 类型(用于 `%d`, `%o`, `%x`, `%u`) |

| `l`          | 长整型(用于 `%d`, `%o`, `%x`, `%u`, `%f`) |

| `ll`         | 长长整型(用于 `%d`, `%o`, `%x`, `%u`) |

| `L`          | 长双精度浮点型(用于 `%f`, `%e`, `%g`, `%G`) |

| `.n`         | 精度(用于浮点数和字符串)     |

| `*`          | 宽度和精度由参数指定           |

### 组合示例

1. **整数类型**

   • `%d`:有符号十进制整数

   • `%u`:无符号十进制整数

   • `%o`:八进制整数

   • `%x`:十六进制整数(小写)

   • `%X`:十六进制整数(大写)

   • `%hd`:短整型

   • `%hu`:无符号短整型

   • `%hhd`:char 类型(有符号)

   • `%hhu`:char 类型(无符号)

   • `%ld`:长整型

   • `%lu`:无符号长整型

   • `%lld`:长长整型

   • `%llu`:无符号长长整型

2. **浮点类型**

   • `%f`:单精度浮点数

   • `%lf`:双精度浮点数(通常与 `%f` 相同)

   • `%Lf`:长双精度浮点数

   • `%e`:科学计数法(小写e)

   • `%E`:科学计数法(大写E)

   • `%g`:通用浮点格式(自动选择 `%f` 或 `%e`)

   • `%G`:通用浮点格式(自动选择 `%f` 或 `%E`)

   • `%.2f`:保留两位小数的浮点数

   • `%10.2f`:总宽度为10,保留两位小数的浮点数

3. **字符和字符串**

   • `%c`:单个字符

   • `%s`:字符串

   • `%.*s`:动态指定长度的字符串

4. **指针**

   • `%p`:指针地址

5. **其他**

   • `%n`:写入的字符数(存储在参数中)

   • `%%`:百分号本身

### 示例代码

“`c

#include <stdio.h>

int main() {

int a = 123;

unsigned int b = 456;

char c = 'A';

float d = 123.456;

double e = 12345.6789;

char *str = "Hello, World!";

void *ptr = &a;

printf("a Integer: %d\n", a);
printf("a Octal: %o\n", a);
printf("a Hexadecimal (lower): %x\n", a);
printf("a Hexadecimal (upper): %X\n", a);
printf("a Short Integer: %hd\n", (short)a);

printf("b Unsigned Integer: %u\n", b);
printf("b Unsigned Short Integer: %hu\n", (unsigned short)b);

printf("c Char[%%c,%%d]: %c, %d\n", c, c);
printf("String[%%s]: %s\n", str);
printf("Pointer[%%p]: %p\n", ptr);
printf("Float[%%.2f]: %.2f\n", d);
printf("Float[%%.3f]: %.3f\n", d);
printf("Double:[%%.4lf] %.4lf\n", e);
printf("Double:[%%.5lf] %.5lf\n", e);
printf("Scientific Notation: %e\n", e);
printf("General Format: %g\n", e);
printf("Width and Precision: %10.2f\n", d);
printf("Dynamic String Length: %.*s\n", 5, str);

int  chars_written;
int ret = printf("Number of characters written: %n\n", &chars_written); // 注意:%n 不会输出任何内容,但会将写入的字符数存储在 chars_written 中

 printf("chars written:%d print return:%d\n", chars_written,ret);

}

“`

### 参考文档

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,可以参考以下官方文档:

1. **GNU C Library (glibc) 文档**:

   • [printf](https://www.gnu.org/software/libc/manual/html_node/Formatted-Output-Functions.html)

   • [snprintf](https://www.gnu.org/software/libc/manual/html_node/Formatted-Output-Functions.html#Formatted-Output-Functions)

2. **C标准库文档**:

   • [C11 Standard – The fprintf function](https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/io/fprintf)

3. **cppreference.com**:

   • [std::printf](https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/io/fprintf)

   • [std::snprintf](https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/io/snprintf)

这些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格式说明符及其用法,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使用 `printf` 和 `snprintf` 函数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AI工具集合

工具名称分类简介官网链接更新时间推荐指数
DeepseekAI写作国内强劲的语言模型,中文输出能力尤为突出。无论是文章创作、文案构思还是翻译等领域,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文本内容。https://chat.deepseek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WPS AIAI写作 / 办公辅助集成在WPS软件中的AI助手,能提供文档处理与数据分析建议,比如智能生成PPT大纲、优化表格结构等,大幅提升办公效率。https://ai.wps.cn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豆包AI写作 / 多模态是字节跳动打造的多模态全能AI助手,在文本、语音和视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。能生成多种风格的文章,同时在创意启发、知识问答方面也十分出色。https://www.doubao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智谱清言AI写作老牌国产大模型代表,编程与数学能力突出,其AutoGLM智能体功能为用户带来科幻般的体验,深受学术研究与专业开发者喜爱。https://chatglm.cn/2025/4/1⭐⭐⭐⭐
讯飞星火AI写作 / 多模态综合型国产大模型标杆,支持文本生成、多模态创作、代码开发与全语音交互。在教育、医疗等多行业评测中表现优异。https://xinghuo.xfyun.cn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Canva可立拍AI设计提供丰富模板和丰富的设计资源,借助其AI功能,即使是设计小白也能轻松创建出精美的海报、名片、社交媒体图片等。https://www.canva.cn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Figma设计灵感AI设计专业的在线协作设计工具,融入AI后实现智能布局、自动填充颜色等功能,大幅提高设计效率,广泛用于UI/UX设计。https://www.figma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⭐
ArtbreederAI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创作平台,允许用户通过与AI合作来创建独特的图像,可画将文案和图片合在一起,操作便捷。https://www.artbreeder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
SourcetableAI办公(数据分析)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表格和数据分析工具,支持数据清理、公式生成、图表创建等功能,简化数据管理任务。https://sourcetable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
Magic AI AvatarsAI设计(头像生成)可通过AI的形式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头像,风格多样。能自由调整作品的氛围特点和人物表情,适用于游戏、动画等众多场景。https://magicavatar.mysticminds.com/2025/4/1⭐⭐⭐⭐
Tome AIAI写作(故事创作等)利用AI技术,快速生成丰富且富有逻辑的故事内容,为创作者提供灵感和基础框架。https://tome.app/2025/4/1⭐⭐⭐⭐
https://ld9asrrnnp.feishu.cn/base/X91mb3f4XaI5kMscTqgckVUwnTt?from=from_copylink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| 留下评论

链路层协议总结-所有链路层协议总结,协议信息介绍,使用场景介绍

所有链路层协议总结,协议信息介绍,使用场景介绍;
元宝:
引用 9 篇资料作为参考
1.计算机网络(自顶向下方法)学习笔记
2.数据链路层协议概览-CSDN博客
3.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:数据链路层相关知识点全面总结 – 无名高地 – 博客园
4.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协议总结-CSDN博客
5.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协议总结
6.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– 文档之家
7.计算机网络基础:解析网络协议
8.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-web3资讯-ODAILY
9.【云服务通信协议创新】:IP5209与IP5109的协同创新案例
以下为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综合总结,结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,按协议类型分类并标注典型应用场景:

一、点对点协议(P2P)
1. PPP(Point-to-Point Protocol)
核心功能:在串行链路上封装IP数据报,支持异步/同步传输,提供链路控制(LCP)和网络层协议配置(NCP)。
使用场景:拨号上网(ADSL)、路由器广域网连接、VPN隧道封装。
特点:支持PAP/CHAP认证,支持多链路捆绑(MP)增加带宽。
2. HDLC(High-Level Data Link Control)
核心功能: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,提供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,帧结构包含信息帧(I帧)、监督帧(S帧)。
使用场景:专线通信(如银行专网)、SDH/SONET传输网络。
特点:零比特填充实现透明传输,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场景。
3. 帧中继(Frame Relay)
核心功能:简化X.25协议,通过虚电路(PVC/SVC)实现带宽复用和动态分配。
使用场景:企业分支机构互联、早期广域网数据传输。
特点:高效处理突发流量,支持QoS优先级管理。

二、局域网协议
1. 以太网协议(Ethernet)
核心功能:基于CSMA/CD的多路访问控制,帧结构包含MAC地址、类型字段和FCS校验。
使用场景:企业/家庭局域网、数据中心内部互联。
变种协议:快速以太网(100Mbps)、千兆以太网(1Gbps)、万兆以太网(10Gbps)。
2. ARPA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for Ethernet)
核心功能:以太网接口默认封装类型,支持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(ARP协议)。
使用场景:局域网内主机通信、网关地址解析。
3. CSMA/CD(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冲突检测)
核心功能:通过“先听后发,边听边发”机制解决共享信道冲突。
使用场景:传统总线型以太网(如10BASE5)。
特点: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实现冲突后重传。
4. CSMA/CA(冲突避免)
核心功能:通过ACK确认和随机退避避免无线信道冲突。
使用场景:Wi-Fi网络(802.11标准)、物联网设备通信。
特点:支持能量检测和虚拟载波侦听。

三、虚拟化与扩展协议
1. VLAN(虚拟局域网)
核心功能:逻辑划分广播域,基于端口、MAC或协议类型隔离流量。
使用场景:企业网络分段、数据中心多租户隔离。
扩展技术:QinQ(双层标签)实现跨运营商VLAN透传。
2. MSTP(多生成树协议)
核心功能:基于VLAN的生成树负载均衡,避免单生成树资源浪费。
使用场景:大型企业网络核心层、多VLAN环境冗余设计。
3. RRPP(快速环网保护协议)
核心功能:以太网环网毫秒级故障恢复,支持主备链路切换。
使用场景:工业控制网络、电力通信环网。

四、可靠传输协议
1. 停止-等待协议(Stop-and-Wait)
核心功能:发送方每帧等待确认后再发下一帧,适用简单低带宽场景。
特点:信道利用率低(公式:利用率= (L/C)/T),但实现简单。
2. 回退N帧(GBN)
核心功能:滑动窗口机制,累积确认减少ACK数量,重传从错误点开始。
应用场景:高延迟网络(如卫星通信)的批量数据传输。
3. 选择重传(SR)
核心功能:仅重传错误帧,接收窗口>1缓存乱序帧。
应用场景:无线网络(如LTE)、高误码率环境。

五、广域网与城域网协议
1. ATM(异步传输模式)
核心功能:以固定长度信元(53字节)传输数据,支持QoS保障和多种速率适配。
使用场景:早期视频会议、语音电话(VoATM)、HFC混合光纤同轴网。
特点:面向连接,支持流量整形和拥塞控制。
2. RPR(弹性分组环)
核心功能:环形拓扑的快速保护倒换(小于50ms),支持带宽公平分配。
使用场景:城域网骨干传输、地铁通信环网。
特点:结合SDH可靠性和以太网经济性,支持多业务承载。
3. X.25、LAPB
核心功能: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,通过LAPB协议实现差错控制和流量管理。
使用场景:早期分组交换网络,如银行终端接入
替代协议:帧中继和ATM因效率更高逐步取代X.25。

六、其他协议
Trunk(链路聚合):Eth-Trunk(以太网)和IP-Trunk(POS链路)提升带宽和可靠性。
SDLC(同步数据链路控制):IBM专用协议,支持全双工/半双工传输,应用于早期SNA网络。
SMDS(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):城域网的早期高速数据传输协议,支持多种上层协议。

协议选择建议
场景| 推荐协议| 理由
家庭拨号上网| PPP | 支持认证,兼容异步传输
企业专线互联| HDLC | 高可靠性,适合同步链路
数据中心内部网络| 以太网(VLAN+MSTP) | 高带宽,支持逻辑分段和冗余
无线局域网| CSMA/CA | 冲突避免机制适配广播信道特性
城域网骨干| RPR | 快速故障恢复,支持多业务QoS

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实现代码示例,可参考来源文档。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SSH免密登录配置指南与运维应用全景解析





SSH免密登录配置指南与运维应用全景解析


SSH免密登录完全指南与运维应用实践

一、跨平台SSH免密登录配置详解

1.1 密钥生成与部署

生成ED25519密钥对(推荐):

ssh-keygen -t ed25519 -C "your_email@example.com" -a 100

三次回车确认存储路径和空密码(生产环境建议设置密钥密码)[1,8](@ref)

公钥部署方式对比:

  • 自动部署:ssh-copy-id -i ~/.ssh/id_ed25519.pub user@host(需当前密码登录权限)[1,3](@ref)
  • 手动部署:将公钥内容追加至目标服务器~/.ssh/authorized_keys[3,4](@ref)

❗ 关键权限设置:

  • 客户端私钥权限:chmod 600 ~/.ssh/id_ed25519
  • 服务器端目录权限:chmod 700 ~/.ssh && chmod 600 authorized_keys[4,9](@ref)

二、大规模运维的典型应用场景

2.1 自动化运维体系构建

通过Ansible/SaltStack批量执行以下操作:

  • 跨服务器文件同步(如日志收集)
  • 集群配置统一下发(Nginx/Tomcat配置)
  • 系统补丁批量更新[6,7](@ref)

批量部署脚本示例:


#!/bin/bash
while read host; do
  sshpass -p "$PASS" ssh-copy-id -i key.pub $host
done < hosts.list
[6](@ref)

2.2 持续交付流水线集成

  • GitLab Runner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
  • Jenkins节点间的可信通信
  • 容器镜像构建时的安全凭证传递[7](@ref)

2.3 云原生环境下的特殊应用

  • Kubernetes Pod之间的SSH隧道建立
  • Serverless函数的安全初始化
  • 混合云架构的跨网络认证[7,8](@ref)

三、企业级安全增强方案

SSH服务端加固配置:


# /etc/ssh/sshd_config
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
PermitRootLogin prohibit-password
MaxAuthTries 3
ClientAliveInterval 300[8](@ref)

🔐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:

  • 定期轮换密钥(建议每90天)
  • 使用ssh-agent进行密钥托管
  • 审计authorized_keys文件变更[7,8](@ref)

四、常见问题快速诊断

症状 解决方案
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 ssh-keygen -R problem_host清除旧指纹[8](@ref)
Authentication refused 检查目标服务器SELinux状态与日志/var/log/secure[9](@ref)

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Linux top 命令完全指南:从基础到高阶运维实践

Linux top 命令完全指南:从基础到高阶运维实践

最后更新:2025年04月04日

一、基础操作:实时监控核心界面

1. 启动与界面结构

# 默认3秒刷新(网页1/网页4)
top 
# 指定5秒刷新(网页2/网页5)
top -d 5

2. 界面字段详解

区域关键字段说明
系统统计load average1/5/15分钟平均负载(超核数表示过载)[1,4](@ref)
CPU 状态%us(用户态)应用程序直接使用的CPU时间占比[1,4,5](@ref)
内存统计buff/cache可回收的缓存内存(网页4/网页5)

二、高阶技巧:精准诊断与优化

1. 进程监控策略

# 监控指定用户进程(网页1/网页5)
top -u john
# 跟踪特定PID及其线程(网页2/网页5)
top -H -p 1234

2. 批处理模式实战

# 生成3次快照用于性能分析(网页2/网页5)
top -b -n 3 > system_profile.log
# 结合awk提取Java进程数据(网页5)
top -b | awk '/java/ {print $1, $6}'

三、运行态选项:参数化控制

参数功能应用场景
-c显示完整命令路径排查异常进程来源[2,5](@ref)
-S累计模式统计分析长期运行服务的资源消耗(网页2/网页5)
-i隐藏闲置进程聚焦活跃进程分析(网页2)

四、交互式操作秘籍

快捷键速查表

  • Shift + >:横向滚动查看隐藏列(网页4)
  • R:反转排序顺序(网页2)
  • W:保存配置到 ~/.toprc(网页1/网页5)
  • z:开启高对比度配色(网页1/网页4)

典型场景操作示例

# 排查内存泄漏流程(网页3/网页5)
1. 按M按内存排序
2. 按f添加RES/SHR列
3. 结合pmap分析具体进程
发表在 linux文章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